中钢协副秘书长王颖生认为,受到十一期间房地产新政以及冬季建筑施工减少的影响,四季度建筑业对钢铁需求可能会减少,不过由于机械制造业的钢铁需求比较稳定,如果钢厂能够以销定产,钢铁市场仍能保持基本平稳。 目前,我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已经出台,期间我省水泥、钢铁等行业企业将实施错峰生产。
错峰生产是否就是停产?是否能起到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是否会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10月26日-27日,记者对郑州多家水泥企业进行了调查。

错峰生产是今年我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省要求从11月1日起,到明年1月31日,全省187家水泥、96家铸造企业(除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等保民生的生产线外)实施错峰生产,对边远地区、山区的水泥、铸造企业实施“一厂一策”科学管控。19家钢铁企业,则根据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天气管控要求,实施停产或限产,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实施停产。
对此,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分析说,我省冬季自然条件较差,静稳天气多,污染物不易于扩散,根据往年的情况分析,是一年当中空气污染形势最为严重的季节。而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今年我省将迎来一个冷冬,气象条件更为严峻。
而实施错峰生产的水泥、钢铁等行业,又是我省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同时又是污染排放大户,这些行业也面临着去产能调结构和环境治理提标改造的要求。
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减少污染天气发生的根本之策。基于冬季是建筑施工的淡季,通过组织重点区域的水泥企业实施错峰生产,鼓励企业将设备维护、检修、更换等工作安排在这一时段进行,可有效减少冬季大气污染物排放,是我省对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探索。
错峰生产有何影响?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基峰介绍,截至目前,我省日产2000吨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有69条,大型水泥企业22家,实际水泥熟料产能达到1.15亿吨,而全省水泥熟料的需求约为7500万吨,过剩率达到了35%。全省水泥产能约为3亿吨,过剩率则达到50%。错峰生产不会造成供给短缺,不会造成市场波动。
“即便政府部门不出台错峰生产政策,我们水泥行业也在自行错峰生产。”他说,今年以来他们已累计停工有100多天,实现自主限产、保价,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出台后,他们就把原定8月10日-9月30日错峰停窑推迟至11月份,和政府要求时间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