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三大改造”让长垣起重由大变强

  来源:大河网  人气:3511
|
|
|

起重装备行业有这样一句“行话”——“长垣停产,全国缺货”。

长垣县起重装备行业产业布局集中、链条完善,是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长垣造”通用桥门式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因此长垣县又是全国主要起重设备的集散地和行业的“晴雨表”。

5月7日,全省“三大改造”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以“三大改造”为切入点加快实施制造业改造升级,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谓“三大改造”,就是河南要在制造业转型发展中大力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和技术改造。近年来,长垣县产业集聚区以“三大改造”为抓手,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推动起重装备业提质增效。

“三大改造”让长垣县起重装备行业一改过去的“傻大笨粗”,通过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产品高端化,逐步实现从长垣制造到长垣创造、从长垣产品到长垣品牌,从长垣速度到长垣质量的三个转变。

A

生产车间“绿意”浓

纽科伦自主研发的智能立体停车库

5月17日,记者在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下称纽科伦)看到,7万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屋顶上,全部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靠光伏发电,我们不需要投入一分钱,每年即可节约成本70多万元。”纽科伦董事长龙宏欣告诉记者。

早在2013年8月,为了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纽科伦启动了车间房顶5MWP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15年4月正式并网投入使用。

“我公司负责提供项目建设场地,合作方负责项目申报、设备投资、施工建设。”龙宏欣告诉记者,当时项目投入1亿多元,而根据国家政策,纽科伦没有掏一分钱。关于纽科伦的收益分享,采用免费享受部分发电量和付费电量电价折扣的两种优惠方式,即总发电量的15%供纽科伦免费使用,其他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纽科伦享受9折优惠。

项目投入使用的前8个月,总发电量实现230多万度,经过收益分享,为纽科伦节约成本75.2万余元。2017年,该项目总发电量为340万度,纽科伦使用了270万度,其余70万度并入电网。

遵循绿色化的理念,纽科伦不仅通过“开源”实现“节能”,在“减排”方面也进行了改造。针对产生污染的喷漆和焊接两个环节,纽科伦3年来在环保设施改造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2014年,纽科伦建成第一座配套有漆雾治理设施的伸缩式移动喷漆房,后又陆续建设6套,实现了全室内涂装作业。该公司还添置各类焊接烟尘净化器400台,有效改善了车间作业环境。

在长垣,还有很多像纽科伦这样的起重装备企业,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实施绿色改造。在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矿山)记者看到,40多个车间全部安装了环保风道除尘除烟装置,对油漆污染进行光氧净化,对烟尘进行湿式处理。针对主要“危废”的油漆桶,河南矿山与郑州一家专业环保企业合作治理,形成了“闭环”。

“对起重装备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关键是建立绿色制造体系。”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宋太俊告诉记者,该县将把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作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B

“智”取发展新高地

卫华集团生产线上的端梁焊接机器人

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是智能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河南省瑞歌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下称瑞歌传动)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连轴转,工人却没几个。

“自从2015年对生产车间进行全方位智能化改造后,一线员工减少了100多人,节省人力近40%。”瑞歌传动董事长王志东告诉记者,该公司去年被认定为河南省智能工厂。

瑞歌传动主营变速器制造,而智能化改造,渗入了变速器生产的每个环节。该公司采用高速自动化、数字化的加工设备,各工序实现自动上料、自动防错,数据处理实现自动统计分析,设备之间智能互通,实现自动分析、决策和控制。

记者在加工轴件的滚齿工序生产线上看到,16台智能机器只有2个工人操作。“工人不用动手,只需要将数据输入DNC设备联网系统,智能设备就能自动生产。如果工件有误,还会自动报警。”王志东指着DNC设备联网系统告诉记者,该系统还有自动统计生产量、效能、日报表等功能。

智能化生产,让瑞歌传动的销售额实现了逐年翻倍——2016年销售额1700万元,2017年销售额4200万元,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销售额预计8000多万元。

而对河南矿山来说,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也算不上新鲜事了。在该公司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车间,记者看到3台焊接机器人正在“忙碌”,转动灵活,动作娴熟。这款机器人是该公司联合相关单位自主研发的,去年正式投产。机器人生产效率高,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4至5名熟练工人,而且焊接参数和运动轨迹恒定,产品质量比人工操作的更有保证。今年,河南矿山还准备上线20多台这样的机器人。

据宋太俊介绍,长垣县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主线,引导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起重装备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此外,在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方面,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起重装备行业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卫华集团为例,该公司相继研发成功863计划智能化大型抓斗挖泥机关键技术、垃圾焚烧起重机智能化技术等几十种智能产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起重机专利数据库,已获得专利证书605项,位于同行业之首;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3项。

在智能服务方面,卫华集团还建立了上位机服务系统和起重机远程服务系统。上位机服务系统,具有智能化自动故障报警、分析设备运行、档案存储查阅、信息打印输出等功能,实现人机数据交换。而通过起重机远程服务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客服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现场信息,即使出差在外,打开手机登录网页就能了解现场情况,帮助客户尽快地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

智能化改造,让长垣县起重装备行业占领了发展的新高地。目前,“长垣造”起重设备产品涉及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33万台、配套件170万台套、2600多个全国销售网点,年销售额最高达400多亿元。

C

“创”出行业“新”境界

今年3月,长垣县拿出6400余万元,重奖创新转型发展企业。其中仅卫华集团就领取奖金649.39万元,占到全县奖励总额的1/10。

卫华集团研究院副总经理李虎对记者说,近年来,长垣县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让企业的研发投入更有“底气”。卫华集团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都占当年销售总额的4%以上。

据卫华集团董事长韩红安介绍,该公司组建了以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工程院张铁岗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600余人的科研团队,这是国内起重机行业最大的研发团队。

2016年,卫华集团成功跻身销售收入“百亿元俱乐部”,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40位、国内民营企业500强第311位。卫华集团总裁俞有飞认为,绝对的技术优势,是卫华逆流而上的“秘密武器”。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长垣县还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月25日,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长垣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依托中关村223家开放实验室、北京科协210家专业学科学会组织、中国科协200余家学会和100余家国内知名协会及联盟单位、50余家海外大学及研究机构、20余家台湾公学会及科研单位等优势资源,围绕相关技术成果在长垣县域转化落地,定期举行对接推介会,实施企业需求定向推送服务,每年促成一大批优秀人才、技术、资金落地,将成为助力长垣招商引资引智的崭新平台。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技术改造要紧紧围绕新材料开发应用、装备升级和工艺提升这三个方面开展。”宋太俊告诉记者,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引导和推动起重装备企业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创建了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开发了一批标志性新产品,推动起重装备产业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发展。

截至目前,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内已建成国家级“双创”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4个、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1个;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获批授权专利5991项,授权专利数位居全省县(市)第1位;累计转化利用高新技术152项,开发新产品222项,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49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以上。

纽科伦自主研发生产的自攀爬起重机,能爬到几十米高的风电机塔架上进行高空作业郝建森摄

新观絮语

土壤肥大树旺

“公司是树,政府是土壤。树能够长大,关键在于土壤肥沃。”这是记者在长垣采访时,企业家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土壤肥,大树才会旺。长垣县起重装备这棵“大树”之所以能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当地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那么,长垣县的“土壤”如何给“大树”供给“营养”的呢?

搭建创新发展平台。长垣县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创新创业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县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载体,引进科研院所、“三个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长垣设立分支合作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该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和国家火炬计划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基地。

全面引导自主创新。去年3月,长垣县召开2016年度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表彰大会,专项用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奖励金额达2124.5万元;同样是奖励创新企业,今年3月长垣县拿出的奖金高达6400余万元。该县还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实现企业直接融资3亿元以上;设立创新创业种子资金,重点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技术创新培育资金补助力度。

积极打造人才高地。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让科技创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这不仅是长垣经济转型升级的“源代码”,也是由“长垣制造”向“长垣创造”转变的治本之策。长垣县围绕人才集聚、人才成长和企业家素质提升三个方面精准施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长垣县持续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和“双百人才”引进工程,去年4月又出台相关文件,将引进的高层人才分为5类,提供不同的政策扶持和生活保障。

厚培“土壤”,优化“大树”生长环境,企业才能茁壮成长。企业发展了,一定会“反哺”孕育它的大地。2017年,长垣县财政收入突破21亿元,比2016年增长28.4%,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5.2%,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三大改造”让长垣起重由大变强

相关信息

  • 山东省德州市体育公园六月底前进场施工
  • 在户外训练,咱们最喜欢去的肯定是公园、景区,这些年山东德州建了许多的街景公园,多点位设置了健身器材,不仅是这些,去年被热议的德州市体育公园最新进展音讯来了。百日攻坚使命目标,六月底前...[详情]
  • 90.99GW!吉林省西部光伏、风电基地规划出炉
  • 2022年4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专项规划的告诉》。《告诉》总体目标为:积极开展吉林西部动力基地有序化、规划化开发。到十四五末,基地新动力装机总量到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