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运用其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帮助企业走出此次困境。
蒋耀平是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据悉,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办的第二届“电博会”将于2009年10月在京举行。蒋耀平指出,“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电子商务正成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
针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出口形势,商务部下属的电子商务“国家队”——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以下简称“CIECC”),究竟将有何举措?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了有多年外经贸经验的CIECC主任刘俊生。
金融风暴下迅速调整
刘俊生表示,目前,CIECC正积极整合各种资源,联系国内外行业合作伙伴,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他透露,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出口企业,CIECC已在运营策略上做出果断调整:
首先,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帮助企业脱困主导作用的同时,CIECC将与地方政府合作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利用平台支持区域多边贸易的机会,帮助中小企业以最小的代价找到最合适的贸易伙伴。
据悉,CIECC与福建省政府共建的“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已成功运行,它一改以往官方网站行政区划色彩,让近万家福建省企业免费得到了真实、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现在CIECC又开始与辽宁、重庆、广西、陕西、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市逐步开展针对性合作,帮助一大批中小企业同台湾地区、韩国、东盟各国、中亚五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贸易伙伴建立了最为直接的信息交流平台。
其次,加强同国外商业协会的合作,真正帮助中小企业找到买家。上个月,CIECC成功举办了7场2008年秋季中美企业商务交流会,接待了美国客商120多人次,获得了美方明确采购需求34项。
再次,利用商务部驻各国经济商务参赞处,直接向当地最优秀采购商推介中国供应商,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更多的全球市场。
刘俊生强调,CIECC作为电子商务“国家队”,盈利不是唯一目的,而是以促进国家商贸流通信息化为己任,积极推进面向企业、行业供应链的全流程电子商务发展。
“在线广交会”与无纸贸易平台
在此前的第104届广交会上,到会的采购商和现场成交量均有所下滑,但“在线广交会”成交量却大幅增长。
刘俊生认为,贸易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他介绍说,CIECC于1998年推出“在线广交会”,最早是为广交会客商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沟通渠道,为国内供应商提供一个全新的网络展示平台。但其后,“在线广交会”的作用日益突出,由其促成的交易额也在逐年增长。
据悉,此前CIECC已将“在线广交会”和旗下另一个网络交易平台“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了整合,前者成为后者的一个重要频道。目前,“在线广交会”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中国供应商的聚集地和国家级电子商务门户网站。
CIECC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第104届广交会上,“在线广交会”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累计意向成交量高达2.3亿美元以上,累计确认成交量5823万美元。以“线上服务+线下服务”为特色,“在线广交会”充分利用广交会进行现场撮合,并利用CIECC的国际合作资源如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PAA泛亚电子商务联盟、PKI亚洲联盟等渠道,与美国、欧洲、韩国的商会、协会合作,直接组团参加国外的一些重要展会等。未来,“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将充分依托CIECC国际合作资源,面向贸易全流程建设中国无纸贸易门户。
刘俊生说,无纸贸易门户建成后,对企业来说,从交易前的政策介绍、信息提供、机会撮合,到贸易中的电子支付,再到交易后涉及的单证传输等,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实现;对地方政府来说,它避免了资金投入不足、重复性建设、服务功能不健全、专业程度较低等制约区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又可以依靠一个菜单式服务链条,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与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