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磨床常见毛病
1)磨头主轴过热抱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压油中混有杂质。如,灰尘、铁末等。液压油中的杂质会阻塞轴瓦中的细小油孔,造成部分液压腔无液压油,使主轴无法形成对称的压力油腔。主轴在旋转时不处于纯液体状态,与轴瓦摩擦造发生热量。通过对平面磨床主轴拆解后对各部件进行检查后发现主轴圆度未超差,但外表光洁度差。轴瓦内孔圆度未超差,内孔外表有划痕,轴瓦断面有划痕。轴瓦中毛细油孔阻塞。用金相砂纸将主轴外表、轴瓦内孔端面抛光后均可到达运用规范。
修补难点是,如何将轴瓦中0.5mm的毛细油孔中的杂质铲除。毛细只要将各个通油孔通开,轴瓦内才能建立起静压平衡。轴瓦安装在铸铁轴套中,需制作专用拉锤将轴瓦与轴套别离。将轴瓦别离后即可对轴瓦进行清理,通开各个通油孔。最后清理油箱并更换新的液压油。一切修正工作都完成后即可回装试车。
2)磨削活件光洁度差
主轴的径向跳动超差,致使磨削加工时砂轮发生较大的振荡,然后使得磨削工件外表光洁度较差。
造成平面磨床主轴径向跳动超差的主要原因有:
(1)主轴碰撞或是受力变形。
(2)主轴的支撑轴瓦的内孔圆度超差。
平面磨床的磨头部分在支撑上采用的是前后两个轴瓦的支撑模式,静压技能使用于其中,在轴瓦的前端开有深度为0.8mm,宽度4mm的两个回油槽。轴瓦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会对M7140型静压磨头的运用质量发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轴瓦与主轴在直径方向上的间隙为0.07mm,可依照此数据进行毛病查找及精度修正。主轴拆开后发现造成轴振荡的主要原因是轴瓦内孔圆度超差,致使静压平衡被破坏,造成主轴在反转时发生较大的振荡。修正轴瓦内孔,恢复轴瓦内孔的圆度也可以用研磨的方法。
首先用铸铁料制作三根尺度不等的研磨棒,三根尺度不同的研磨棒分别用于对轴瓦内孔进行粗研和精研的修正研磨,根据轴瓦的大小需求将研磨棒的长度统一为600mm,且研磨棒需求做成腰鼓形。将主轴的轴瓦与钢套进行统一的安装,在安装时要留意维护轴瓦外表油路。运用车床的卡盘对轴瓦与钢套进行装夹定位,并留意轴瓦外表找平以确保装夹的垂直性。在运用研磨棒进行研磨时需求用天车吊研磨棒做上下往复运动,并运用人工使研磨棒绕轴瓦轴线进行反转运动。研磨依照先粗后精的过程进行,精研时用外径尺度比轴瓦内径小0.015-0.025mm的研磨棒进行干研。干研时要操控研磨的次数,待研磨后轴瓦内孔外表光洁度可达0.8以上时回装试车。
静压主轴部件在机床中很多使用,使机床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也给机床的维修带来了新难题。静压主轴的修补过程比较复杂精密,修补工期长,容易影响生产。所以,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