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学院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起重学院 » 电子商务 » 正文

电商寒冬信号——营销成本远超收入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
|
|
       有人说,许多电商企业在陷入烧钱狂欢。如果一边在花大价钱做广告,另一头则是网站承诺与用户期待相差甚远,那么电商就会沦为一个在广告支撑下不断做流量的公司,最终不是被累死,就是被巨额的广告费给压跨。泡沫一旦破灭,寒冬也就不远了。
       75凌晨,网上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在电子商务市场一片繁荣的时候,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却抛出了一条寒冬论:“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电子商务的冬天将来临,而且这个冬天提前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到来,而判断这一冬天来临的依据就是——许多公司的营销成本已经远超销售额。”
  今年3月,京东商城在融资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遇到电子商务泡沫破灭的话题了。刘强东当时将他的判断告诉投资人:“电子商务的泡沫今年底会破裂,到明年下半年的时候会很困难,很多公司都会出现问题。”
  “现在我相信已经很多人已经感受到寒意了。当然这种寒意还不至于冻的发抖,更不会把他冻死。我相信明年会有很多会冻死的。”刘强东认为,电子商务的寒冬提前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到来。
  眼下正是电子商务企业疯狂融资、疯狂烧钱的时刻,更有诸多投资者认为,虽然有泡沫、但泡沫并不大,那么刘强东如此严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是:很多电子商务公司的营销成本已经远远超出销售额。
  事实上,自从团购引发的电子商务热潮开始,一种烧钱拉用户的营销正在盛行。刘强东是一年前发现这个现象,“从发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能够有资格作出判断,电子商务行业一定会出问题。”刘强东给出的数字依据是:做了100元的广告费,仅仅带来10元的销售额。“这太可怕了。”他说。即使真实情况没有刘强东说的那么夸张,但这种不成比例的投入支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比如,人人公司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第一个季度运营支出达到460万美元,而净营收只有90万美元。人人公司CEO陈一舟甚至放言,将追加一倍的投资来发展糯米网。
  这对于以精打细算的刘强东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京东商城从来没有这么做过:2004年至2007年间京东商城一分钱广告费都没花过。2007年组建市场部后,花出去的费用仅占销售额的1%,刘强东坚持的是做好用户体验,并通过用户进行传播。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如果不烧钱做广告做营销,很难获取大批用户,而当用户都没有的时候,电商企业就更没有活下去的机会。
  刘强东并不认可上述的这种逻辑,他以京东商城举例:2004年进入电子商务行业时,当当网、卓越网已经很大规模,但那个时候京东不仅没做营销,甚至都没有广告。过去7年慢热起来的效果就是:现在京东商城的风头甚至超过了当当和卓越。
  “我们花了4-5年的时间和精力在做用户体验,只是大部分大家没感觉到而已。现在新兴的电子商务往往试图1年就要走京东过去5年走的路,采取的措施就是疯狂的烧钱,这让我感觉很害怕,从全球零售业来讲,都是永远不可能支撑的。”刘强东说。
  烧钱是一种浮躁的心理吗?刘强东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烧钱的行为更多是“被钱催的”。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拿到动辄数千万美元的融资,但都不愿意扎实投入在物流、仓储方面,因为见效周期实在太慢,不如广告营销短期聚集用户来的实在。
  不过刘强东也指出,电商冬天的提前到来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这种泡沫成份早点破灭,更有利于那种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存活下去,而不至于被浑水摸鱼的拖到一个烂泥塘里去,弄的大家日子都很难过。”
 

移动版:电商寒冬信号——营销成本远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