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沈阳国际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落户沈阳沈北新区。按照规划,沈北新区将建设总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又一个行政新区,沈北新区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就是为中小企业开辟活力迸发的创业乐土。
短短3年间,沈北新区集聚工业类中小企业1196家,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利税45.3亿元、从业人员7.7万人,预计2009年工业类中小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沈北新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一期、二期入驻率均达到100%,中小企业为何云集沈北新区?10月26日,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厅长吴野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沈北新区为中小企业服务,无论是在服务的方式上,还是在服务的手段及服务的内容上,都非常符合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首先,沈北新区的创业基础好。厂房不用企业盖,配套设施齐全。沈北新区对中小企业管理采用科技孵化器建设、创业基地建设与中小企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沈北新区以政府先期投入与企业后期投入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研发楼宇,为中小企业创业成长提供了低成本发展的空间平台。现已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园、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8个工业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387家,带动企业投资35亿元。标准化厂房全部实行统一物业管理、统一员工宿舍、统一服务设施,平均容积率达1.25以上。这样不仅方便企业快速启动生产,而且有利于新区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还极大地发挥出土地效用,节约土地40%以上。
其次,沈北新区的创业起跳平台好。沈北新区为中小企业专门搭建了五大发展平台,全力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即:搭建空间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集聚;搭建融资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搭建科技平台,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搭建政策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搭建人力资源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保证。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和扶持力度,通过优化空间、优化资源、创新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探索出一条“重技术、树品牌、优结构、强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新路子。
第三,沈北新区的创业环境好。沈北新区创业基地采取一站式审批服务,需要审批的事项为沈阳市最少,审批时限平均为2个工作日,为沈阳市最短。在政府服务的“软环境”外,沈北新区还主张“诗意地创业”,通过大气魄的生态建设,用绿色实践构筑和谐生态。9月份,沈北新区在国家生态区创建中高质量通过技术核查。
沈北新区将创业门槛降低,将准入门槛抬高。沈北新区对中小企业是“招商选资”,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项目,重点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光电信息及先进制造、文化创意、商贸地产等领域发展。精心培育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沈北新区也得到了良好的回报:2008年,沈北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地方财政收入52亿元,是2005年的7.9倍;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是2005年的3.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0亿元,是2005年的3.9倍。中小企业已成为沈北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