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江苏着力提升道路设施 力补交通短板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3059
|
|
|

江苏高速公路密度全国领先,但一些提升主通道容量不足、常年拥堵,省际高速衔接不畅,仍有不少“断头路”。着眼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前江苏正在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岁末年初,笔者深入锡通过江通道、苏锡常南部高速、海启高速等重点交通工程项目现场,充分感受交通“补短板”的强烈干劲。

10公里长太湖隧道开建

1月8日,国内最长最宽的水下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全面开建。这条隧道长10.79公里,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1.6倍,净宽超过40米。“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总投资159亿元,创江苏高速公路建设史上一次性单体投资之最;湖底隧道是最重要的关键节点工程,总投资51亿元。”项目总指挥夏文俊告诉笔者。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项目经19年论证,于去年6月开始先导段建设,建设工期4年,而穿越太湖的部分是建桥还是建隧一直是个难题。“考虑到保护太湖生态环境等因素,最终选择隧道方案。在太湖底挖隧道,工程将力求最大限度与自然和谐统一。”夏文俊说,为了节约用地,项目建设中将克服难度,不设取土坑,挖出的1000万立方米的土将有六成就地回填,能节约土地2000多亩。

苏锡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开通后,沪宁间将再添一条高速通道,从南京出发去苏南和上海又有新选择。苏锡常南部高速起点在常州武进区前黄镇,止于无锡南泉接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路线全长43.9公里。这条高速公路与北部的沪宁高速基本平行,“向北顺接江苏中轴线上的京沪高速、五峰山大桥,也将打造京沪间第二条高速通道。”夏文俊说。

沪通长江大桥雄姿初现

1月9日,笔者来到张家港靠近江边的卫星圩,在锡通过江通道南接线工程现场,放眼望去,两排巨大的桥墩从陆地延伸至长江中。

“锡通过江通道南北接线已完成总工程量近三分之一,计划明年完工。”工程副指挥长袁振中介绍,锡通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北接线起点位于南通,经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过江后,在张家港落地,并与锡张高速相连接。由于桥梁占比超四成,锡通过江通道南北接线的每公里综合造价超过2.2亿元,远高于一般高速公路。“这里,150年前还是长江呢。”袁振中踩了踩脚下的软土感叹道,“工程大部分路段都要进行预压,把软路基处理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将来沉降可能,避免车辆行驶颠簸。”

笔者乘船从桥南穿江北行,只见沪通长江大桥雄姿初现,即将飞架南北。“铁路公路共用过江通道——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盐通高铁过江通道,还承担锡通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功能。”工程副指挥长李文胜说,这座桥建成后,沿海高速上的南下车辆可直接过江直达张家港、无锡锡山,进入苏南高速路网,去无锡、苏州和上海都很方便。对于南通人来说,经锡通过江通道去常州、南京也省了路程。

1月10日,笔者来到海启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工地上热火朝天。“施工很顺利,离目标越来越近。”指挥部总指挥曹建中说,海启高速公路东接通启高速,向南经崇启大桥与上海相连,建成后将增强苏中和苏北东部沿海地区与上海浦东的联系。项目建设工期4年,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5.1亿元,占总投资约一半。

基础设施须加速补短板

去年江苏建成徐州至明光、宿州至扬州高速江苏段等3条高速公路,苏皖之间新增4处出省通道;开工建设宜兴至长兴高速江苏段、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工程等5条高速公路。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为人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需要努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认为,江苏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还不够均衡,地区差距还很明显,“可以预见,目前这几条重点工程道路一旦开通,群众出行更便捷,对加快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进一步加强江苏沿海地区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

“补短板,才能撬动新发展!”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坦言,以沿海高速新过江通道和海启高速为例,最终将强化江苏沿海地区与苏南及上海的联系,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南通的北上海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有望成为江苏经济新增长极;太湖高速隧道将进一步密切整个苏南地区以及与上海的经济联系,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会更上一个层次。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江苏着力提升道路设施 力补交通短板

相关信息

  • 张家口将成全国最大规模绿色制氢基地
  • 记者从张家口市得悉,张家口经过继续发力推进制加储氢设备及燃料电池、氢能整车制作产业发展,氢能全产业链条已开始构成,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制氢方面,产能为4吨/天的海珀尔制氢一期已...[详情]
  • 20万吨磷酸铁 又一家磷化工企业进军新能源
  • 新洋丰凭仗其在磷矿资源以及磷化工范畴的优势,顺势进军磷酸铁范畴的布局动作,已经成为了当时很多传统化工企业工业延伸的一起选择。又一家磷化工企业跨界布局进军新能源赛道。8月17日,新洋...[详情]
  • 硅负极产业化追踪
  • 硅基负极电池产业化正在稳步推动。今年以来,硅基负极参加车企明显增加,技能发展脚步开端加速,包括蔚来、智己和广汽埃安在电池技能上均提及硅负极,国轩210Wh/KgLFP电芯也初次成功使用硅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