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学院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起重学院 » 技术园地 » 正文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性能参数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
|
|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主要参数与集装箱的箱型、船型、码头结构和装卸要求等有关。

1.起重量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起重量习惯上取额定起重量与吊具的重量之和,即额定起重量不包括集装箱吊具在内。因此,额定起重量一般按所起吊的集装箱的总重量来决定,对于国际标准40ft集装箱按其总重量取30.5t。目前世界各国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普遍采用伸缩式吊具,其重量一般约为10t。随着结构的不断改进,有的伸缩吊具的重量已减轻到88.5t。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拥有的各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中,70%以上的起重量取40.5t37.5t

2.尺寸参数

包括起升高度、外伸距、内伸距、轨距、基距、门架净空高度等。起升高度应根据船舶型深、吃水、潮差和船上集装箱的装载情况来定,要求在轻载高水位时,能装卸三层集装箱并能堆高到四层;在满载低水位时,能吊到舱底下一层集装箱。按3\times10^4t级船型和码头前沿水位差为2m的条件,根据上述要求,计算所得的起升高度约为37m,故目前世界各国设计制造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大都取为轨面以上25m,轨面以下12m

外伸距是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海侧轨道中心线向外至吊具铅垂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其确定系根据船宽并考虑在甲板上堆放四层集装箱、在船舶横倾向外倾斜3°时,仍能吊走甲板上外舷侧上层的集装箱。

内伸距是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陆侧轨道中心线向内至吊具铅垂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了保证船舶装卸效率,在码头前沿水平搬运机械来不及搬运的情况下,内伸距就可起到某些缓冲作用。此外,考虑到起重机要把舱盖板吊放到内伸距范围下和起重机陆侧不同的供电方式对内伸距的要求,内伸距取711m

轨距的确定应使起重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考虑到由于轨距变化给起重机轮压带来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码头前沿的装卸工艺方式。通常,要求起重机轨距范围内能I临时堆放三列集装箱并允许跨运车能自由进出搬运这些集装箱。集装箱装卸一般不进行车船直接换装,故可不考虑铺设铁路线的尺寸要求。综上所述,轨距可取16m,宽轨型取26m

门架净空高度取决于门架下通过的流动搬运机械的外形高度,主要考虑能通过跨运车,并留出一定的安全间隙0.81m;堆码三层集装箱通过两层集装箱的跨运车的外形高度约为9m,则门架净空高度可取10m

基距是指同一轨道上两个主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门框内的空间应能通过40ft集装箱。大型舱盖板(14m×14m)并考虑到集装箱在装卸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摆动,两边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则门框内的有效宽度应约为16m

3.工作速度

工作速度的选定应满足装卸生产率的要求并对各机构的工作速度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升降和小车运行速度对缩短装卸工作循环时间意义较大,但在速度分配时还要尽量使之与电动机的容量规格相配合,并尽可能使机电设备配件通用化,以便于维修更换。此外,起重机工作速度的提高会增加吊具的摇摆。因此,应同时考虑减摇等相应的技术措施,否则效果不佳。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各机构的工作速度:

(1)起升速度:通常设计满载和空载两种速度,而且,空载起升速度高于满载速度一倍以上。例如普通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满载起升速度为3540mmin,空载为7090mmin;高速型满载起升速度为50mmin,空载为120mmin。高速型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其相应的生产率为每小时3035箱。

(2)小车运行速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小车行走距离一般都在40m左右,小车行走时间约占整个工作循环时间的25%左右。因此,提高小车行走速度对缩短工作循环时间、提高生产率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小车行走速度的提高将会增加吊具的摇摆和司机的疲劳,因此必须具有效果良好的减摇装置。普通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小车行走速度为120125mmin,高速型约为150mmin。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小车行走速度在140mmin以上须装有吊具减摇装置。

(3)大车行走速度:移动大车的目的是调整作业位置,因此,对大车行走速度并不要求很快,一般在2545mmin即可。

(4)臂架俯仰时间:臂架俯仰属于非工作性操作,在集装箱船停靠码头和装卸完毕离开码头时,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需将臂架仰起来,让船通过。一般一个俯仰工作循环,即臂架起升和放下,取810min

 

移动版: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