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柳州召开的自治区高新区工作通报会上,柳州市市长郑俊康表示,柳州高新区将着重在提升园区和企业的创新创业核心功能,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示范功能两方面开展创建工作,争取尽早挂上国家级高新区牌匾。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侵袭中,柳州高新区表现出了强健的抵御力。据快报统计,柳州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总利税等指标大幅增长。今年1至9月,该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35.67亿元,同比增长214.81%,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35%;出口创汇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4%;实现利税近50亿元,同比增长290%。
目前柳州高新区共有企业525家,其中工业企业208家,亿元以上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占全市高新企业的84%,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聚集成该市颇具实力的高新产业群。园区已经初步形成有色金属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部分领域具备了全球竞争力。该高新区有10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产业化,其中20项填补国内空白,申请专利120项,完成国家或行业标准50多项,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00项,其中“嫦娥一号”以及神六、神七飞船用的一些关键部件就是由该市高新区企业提供的。
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过程中,高新区将着重提升园区企业的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和促进产业升级。高新区将以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为重点产业,以生物医药为培育产业,积极发展创新集群,辐射带动区域传统产业升级。争取在到210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500家。
柳州高新区将调整园区的空间布局,通过功能延伸寻求空间拓展,形成一心两层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高新区核心区,主要承担创新创业、总部运营和专业服务功能,通过对周边地区在技术、运营、管理和服务的输出,体现核心地位。第一拓展圈层为教育培训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教育培训、创新服务、科技商务等功能。第二拓展圈层为官塘片和花岭片,包括几个重要的产业园,如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主要承担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和物流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