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园区新闻 » 正文

青岛:到2025年50%城市建成区变身“海绵城市”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517
|
|
|
  近期暴雨不断,“海绵城市”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7月23日,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处处长辛克刚做客网络在线问政,就“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问题与网友展开交流。


2016年4月,青岛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获得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亿元,主要在李沧区西北部老城区开展试点建设,目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


试点以来,青岛市不断探索优化体制机制,完善规划顶层设计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规范标准体系,创新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高质、高效推进试点各项工作。2019年底,顺利通过国家试点验收考核,在第二批14个试点城市中位居第2名,将再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2亿元。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建立了长效的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机制,总结形成了“三级分层规划、多维协调、多元系统建设、综合保障、专业支撑、长效推进”的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实现了试点示范和全域建设“双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按照“目标导向”,老城区改造按照“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解决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海绵城市面积约206平方公里。


老城区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进行海绵化改造


在访谈中,有网友提问老城区大规模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会不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据辛克刚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重在理念的落实。相比新城区,老城区确实面临开发强度大、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因此,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基础设施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按照“+海绵”模式进行。


老城区需要结合项目建设,因地制宜进行海绵城市设施设计、施工。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断接雨落管,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进行雨水的滞留、净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径流量和径流污染,减少内涝发生和水体污染风险,还能够综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对全过程进行管控把关,保障从规划、设计、施工都能很好地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应落实“海绵元素”


新建项目必须按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做吗?面对网友的提问,辛克刚说道,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近年来也出台了多项海绵城市建设导则、标准。


建设项目在规划时,应按照海绵城市规划来确定相关指标;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区域降雨特点、地形坡度、用地类型、开发强度、土壤渗透性等情况,按照整体效果最优原则选择“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新区建设按照“目标导向”,根据有关规划确定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设计单位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文件时,应以规划部门批准的海绵城市设计规划方案为依据,相关设计参数、标准应满足规划方案要求;海绵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用。


海绵城市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按效付费”


在访谈中,辛克刚介绍道,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元化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从投资主体来讲,无论是政府投资的公园绿地、河道水系、公共建筑等项目,还是社会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运营模式方面,我们结合试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了政府投资、PPP和“政企合作、移交管理”等多种形式。按照流域进行项目打包,通过PPP运作拓展投融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维,以效果为导向,通过“按效付费”模式,推动政企良性合作。


据了解,小区实施海绵改造后,解决了多方面的涉水问题,提升了小区环境水平,获得了居民较高的评价。上王埠中心绿地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探索了政企“共同出资、统一建设、移交管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增加了市民绿色休闲空间,也带动了区域开发建设,实现了政府节约财政资金、群众提升幸福感,也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经验。


海绵城市建设仍需持续推进


还有网友问道:今年青岛降水实现有效蓄水了吗,城市还会喊渴吗?辛克刚作出了回复,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具体项目中通过海绵措施进行雨水拦蓄、利用,但从整个城市来讲,雨水利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青岛是极度缺水城市,人均淡水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开发、旧城整治提升、绿化整治、水系治理、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2025年全市50%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对于青岛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的推进计划,辛克刚介绍道,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效化工作,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要求,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坚持系统化全面推进思路,加强海绵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排水、园林等专业规划衔接,坚持“+海绵”和“目标+问题”双导向,新区开发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年城市建设要求,例如新机场、中德生态园、蓝色硅谷、生态健康城、动车小镇等区域已经在全面推进;对于老城区,将围绕重点流域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人居改善提升方面实现突破,力争到2025年全市50%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要求。(来源: 青岛日报 记者 王冰洁)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青岛:到2025年50%城市建成区变身“海绵城市”

相关信息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作  6月9日,惠州城投集团与山河智能举行战略合作推进会,会上双方签订了《全面推进建设领域相关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国资委主任王正印,市国资委副主任卓碧强,市政府副秘书长、惠州城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邬泽勤,...[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星空之境效果图。 资料图片  紧挨着世界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一处与众不同的公园即将面世。本月,位于浦东临港的星空之境公园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星空之境是上海最大的海绵公园,占地面积达54万平方米,可观可游、可玩可赏、可学可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