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大宗商品,2016年除了大涨的黑色系,也有下跌的品种,比如玉米、玉米淀粉等。即使大涨的黑色商品当中,涨幅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双焦涨幅是翻倍的,钢材涨幅刚过60%,同为钢材的螺纹与热轧卷板涨幅也有明显区别,资金偏好的螺纹钢2016年并没有跑赢热轧卷板。
2017年的行情有区别于2016年的基本面,2016年钢铁需求同比增加0.9%,而供给则同比增加0.4%,上涨的主要基础在于需求,下半年的双焦行情也是基于其下游钢铁产量增加,与自身“去产能”的同时也去产量之间的错配。
我们预计,2017年钢铁需求端将弱于2016年,但是“去产能”将更多冲击产量,在需求尚未大幅下滑的时间窗,存在供不应求的牛市行情,去产能执行力度决定了钢价的高度,且同时也会催生铁矿的结构性行情。
我们认为2017年的主要矛盾点在供给端而非需求端,寻求机会更多需要从供给端来挖掘。

华尔街见闻:从去年行情看,贸易商在整个商品市场价格波动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王骏:贸易的本质是商品的交换,一般表现形态则是商品的流通,它把**链的上下游、生产者和消费者密切的联系起来,是整个**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但很久以来,每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很多机构或分析师更多是从“供给”、“产量”、“库存”、“需求”等方面进行基本面分析,却很少从作为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贸易商层面去关注作用于商品的因素。2016年商品表现强势,大幅反弹,贸易商在整个商品市场价格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稳定器”的角色。比如:钢贸企业,当钢材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钢贸企业的心理价格),钢贸企业则会低价买进钢材,从而会支撑钢价;反之,当钢材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钢贸企业则会高价卖出钢材,从而会抑制钢价上涨。
手机版|
关注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扫码手机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