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年**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完成处置3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的目标任务。北京表示,将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广西则要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出台处置方案,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加快关停企业出清,建立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安徽、河南、甘肃等地也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同时,要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四川、云南、湖北则明确要严禁新增非法产能,对“地条钢”严格清理查处、坚决关停。
2016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严厉打击“地条钢”非法生产行为。之后的12月26日,国务院查处两起钢企违法事件,两名副省长受处分。
在此高压之下,目前全国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地条钢”去产能风暴,江苏、河北、山东、四川、安徽、辽宁、湖北、甘肃等地纷纷对辖区“地条钢”展开排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透露,今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

此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也是去产能的路径之一。贵州省提出,2017年将继续坚持兼并重组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典型示范主体企业的带动作用。国资委此前也表示将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华泰证券分析师戴康认为,今年中小钢企可能出现破产清算退出,地条钢、中频炉去化有一刀切的可能性,兼并重组有望提速,除试点企业外,地方已经出现了产能整合迹象。
挑战 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压力大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的关键是要安置好下岗分流职工,这方面的压力很大,既要安置2016年去产能中部分仍处于待业状态的职工,还要安置好新增的几十万下岗分流职工。**奖补资金要按照各地安置职工进度及时拨付,地方**和企业要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切实做到职工转岗不下岗。
今年两会,多地将职工安置工作写入**工作报告。黑龙江2017年要安置好下岗分流职工,预计将达到3.5万人,一些前期隐性失业职工将逐步流向市场,而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再创历史新高,**业压力很大。山西、安徽两省2016年安置去产能转岗职工均超3万人,2017年将继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障职工权益;云南在2017年将积极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全力安置好分流职工;河北启动2017年“**业援助月”专项**,去产能中失业人员和长期停工停产企业职工等五类**业群体,将获得专项**帮扶。
债务化解也进入攻坚战阶段。临近2016年年末,多部委终于联合下发《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大对兼并重组钢铁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严控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的信贷投放、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类型机构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多项措施。
今年多个地方**工作报告也更多地关注到去杠杆的问题。重庆市提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债务、资产、企业重组,实现出表、出清、出效,降低工商实体企业杠杆率。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鼓励渝康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低效资产盘活重组和风险资产收购处置。广西提到,做好**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出台企业债权转股权实施方案。天津表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规范**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山西则提出,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加大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
手机版|
关注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扫码手机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