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学院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起重学院 » 企业管理 » 正文

管理虚弱 病因在“源头”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
|
|

一件小事情看似不起眼,一旦找准了且又能坚持下来,日后就会功效无比。

 

笔者先后经历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企业——

 

199510月,笔者有幸作为德国西门子在华投资家电公司的中方高层经理,参与了当时困难重重的初建,亲眼目睹了这家公司如何从连续4年亏损的困境里走出,一步一步地迈向辉煌成功的今天。

 

去年8月,笔者加入一家私营企业,就任总经理。任职至今,笔者逐步认识到该公司多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和不足。这其中,最严重的不足就表现在面临市场需求拉动的减弱和高额利润的回落之后,所表现出来管理基础的虚弱。用该公司创始人的话来说,“如再不静下心来抓源头基础性管理的话,公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在从业经历中笔者得到一个深切的感悟:基于德国西门子管理模式的合资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极其陌生而艰难的环境里保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步步为营,乃至获得成功,究其本源是与其由来已久培育出来,并且得以禀承的“源头”管理规则分不开的。比如,严谨的技术工艺、规范的工作程序、科学的信息集成、清晰的责权架构和基础的文化理念,诸如此类的基层元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发生着魔力。

 

反观现在所处企业,创业之初在需求高涨和竞争无序的市场环境下,魄力、机遇加超常运作,“英雄”迎来无限风光。然而市场竞争一旦由感性无序的状态转入理性的有序化时,很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当经历了创业成功激情回落之时,是否耐得住管理平淡所带来的寂寞?当领略过超额利润的巨大诱惑后,能否还经得起平均利润只有5%的考验?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真功夫都要源自基本功。《中庸》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存在于企业内部底层的那些本源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一项科学工艺被严丝合缝地普遍执行,一种良好工作程序在员工习惯中延续,一个稳定的工作模式在内部得以充分繁衍,一道天就地合的环节能够默契镶嵌,既体现了这家公司的灵魂,又在潜移默化的运行中构成了企业赖以生存的源头要素。

 

移动版:管理虚弱 病因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