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园区新闻 » 正文

苏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动力源”探析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4491  作者:admin
|
|
|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苏州高新区积极贯彻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自主创新主线,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高新区全力以赴保增长,立足创新促转型,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一系列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6月份,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新增注册内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年度预算的53.6%,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面对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数据,高新区人深深体会到,创新不仅是全面创建创新型园区的最好法宝,也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源”。

      引擎之一: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产业创新引擎】近日,高新区与加拿大太阳能有限公司(简称CSI阿特斯)举行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阿特斯将追加投资9900万美元,在高新区增资扩产、设立中国总部及独立研发中心,对中国境内的阿特斯企业进行统一管理。阿特斯是一个纵向集合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的光伏企业,同时也为汽车业、通讯业等特殊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2006年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区正在迅速地由“新区制造”向“新区创造”跨越。目前,高新区已经吸引了华硕研发中心、飞思卡尔研发中心、佳能数码复印研发中心、明基逐鹿科技园、富士胶片研发中心等2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纷纷落户,高新区也成为了吸引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依托区内的产业资源优势,高新区确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两个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和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三个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创建更优的产业生态环境,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从而构筑起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6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 2008年,高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销售额达102亿元,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评选中名列第四。特谱风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其与德国爱达克公司联合开发的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届时将成为我国风电装备取代进口风力发电机组的主力机型。固锝电子生产的闪光灯二极管全球第一、MINI桥堆产量全球第二、LLP封装能力全国第一;苏州东菱振动仪器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6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参与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试验工作;纽威阀门集团的产品获得了世界前10大石油公司、前8大化学公司、前5大电力公司的认证,成为国内阀门企业中绝无仅有的一家,凭借技术优势,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获得超过亿元的订单;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完成了涉及高速铁路、磁悬浮高速列车、港湾建设等领域的设备研制工作,是国内惟一具有为高铁提供工程设备资格的民营企业。

       引擎之二: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科技创新引擎】 6月19日,位于苏州科技城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标志着由中国科学院、省政府、市政府三方共建的“十一五”重大创新项目正式开建,总投资达6.58亿元。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生物医疗器械与装置工程领域研发产业化集成平台。将面向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发展生物医学战略目标,攻克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市场前景的医疗器械与装置应用科研项目,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并培养跨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在今年3月的科技成果展示会上,落户高新区仅半年的中科院医工所就推出了6项最新科研成果,其性能、稳定性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近年来高新区每年实际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奖励,在科研经费、风险投资、贴息贷款、工作场所和安家补贴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扶持和资助。 2008年末,全区汇聚留学创业人员790多名,博士、硕士和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700多名,各类专业机构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其中,高新区领军人才、CSI阿特斯公司总裁瞿晓铧博士成功入选全国25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名单,成为国内第一批、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士。高新区新一轮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作已经启动,计划新引进5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加大财政金融的扶持力度成为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又一显著特色。整合区级现有科技、中小企业等各项专项扶持资金,设立区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各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结构调整专项等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国家风险投资支持项目,对列为省级以上专项的,由区财政给与配套资助。

      引擎之三:营造城市功能新优势

      【体制创新引擎】轻轻点击“人员申报”、“人员新增”,输入新增人员基本信息,点击“提交”——新增成功。这是苏州中铁华升建设有限公司社保经办人韩小姐在上海为公司新录用员工参保的操作步骤。该公司因承建全国工程建设,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强,为便于管理,职工参保集中在沪、苏两地,管理人员则统一在沪办公。以往韩小姐每月都需多次来到苏州高新区办理社保业务,十分不便。今年4月,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尝试网上申报企业异地办理社保业务,韩小姐在上海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成功办理人员增、减等社保业务。
       自“二次创业”以来,为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开发建设成果,高新区频亮“大手笔”,奏响了一曲八音齐鸣的富民惠民交响曲,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更是呈现出“推进力度大,投入资金多,发展水平高”的显著特点。投入16亿元,让全区13.5万失地农民实现“完整进城”,从而一揽子妥善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投入16亿元,新建、改建全区2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更高层次上走向了基本均衡。
      目前高新区已基本完成了几个方面的“一体化”: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2007年实现城乡规划覆盖率100%;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内农村实现了“村村开通公交、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从2007年5月1日起就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就业社保一体化,实现了与苏州市区范围内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共享等。
      全力提高城市开发建设水平,成为高新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针对狮山街道、枫桥街道等“城中村”的改造,及时组建相关机构,快速推进其改造步伐,力争建设一个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惠民新社区。加快何山路、金山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善面貌、提升形象。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区内已经建设了赛格电子市场、绿宝广场和麦德龙等众多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赛格电子市场三期、永利广场休闲中心、人才大厦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苏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动力源”探析

相关信息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作  6月9日,惠州城投集团与山河智能举行战略合作推进会,会上双方签订了《全面推进建设领域相关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国资委主任王正印,市国资委副主任卓碧强,市政府副秘书长、惠州城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邬泽勤,...[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星空之境效果图。 资料图片  紧挨着世界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一处与众不同的公园即将面世。本月,位于浦东临港的星空之境公园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星空之境是上海最大的海绵公园,占地面积达54万平方米,可观可游、可玩可赏、可学可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