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昆山高新区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新批注册外资5亿美元,到账外资4亿美元;新批注册内资24.33亿元,招商引资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茂迪新能源、亚超特航空材料、昆赛达机器人等多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增资或投产。随着这些项目的运行,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向着国内一流科技园区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今年以来,高新区按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以新能源、新显示、新材料、新医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加快引进品牌龙头企业及功能性项目,加速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集群。在新显示领域,维信诺牵手昆山工研院、友达推出2.4英寸AMOLED器件,建成了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在新医药领域,小核酸产业基地目前有在谈项目20余个。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高新区不断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有效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昆山科技创新园建设成效明显,跻身首批省级创新型园区。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昆山高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促进昆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融资支持、企业品牌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产业科技研发能力。<
人才集聚步伐加快。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生根”战略,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抓好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工作室等,满足人才居住、消费、娱乐等需求。充分利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教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持续面向海内外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
在说到下一步打算时,昆山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的总要求,切实加大“一区多园”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型,争当全市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先行区,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