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园区新闻 » 正文

徐州全面推进“4+3”产业布局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4826  作者:admin
|
|
|

  如何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徐州探索出科学新路径——打造优良的产业环境,发展产业集群。依靠产业集群发展,徐州在均衡发展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产业环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壤。市委、市政府把打造产业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完善服务机制,不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环境,全市呈现出好项目、大项目不断的可喜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环境,分为产业外部环境因素与产业内部因素。为了给客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徐州各地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使客商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做到“四个一”:“一诺千金”,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涉及招商工作的各部门都要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把办事程序、时限要求、收费项目和标准公之于众,对制定的优惠政策和作出的承诺事项必须按时兑现,落实到位。“一呼百应”,采取招商引资联合办公制度,从土地、税收、规费、供水、供电、用工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助协调有关事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路绿灯”,开启外商绿色通道,对每个投资项目成立服务协调小组,配备项目跟踪服务人,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查到底”,设立整治招商引资环境办公室,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担任督察员,凡是破坏招商环境和损害客商利益的人和事,一经查实,将从严处理。

  推进“4+3”产业布局

  两年前的秋天,徐州开始响起同一个声音——振兴。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决定“要像国家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扶持徐州的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工程机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为支撑,“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届时,四大产业各自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为实现这个梦想,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以及徐州融入长三角板块、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大机遇”,继续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紧抓“三重一大”,实现三大机遇的叠加效应,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第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目前,徐州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已实现千亿元目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内也有望实现目标。徐州,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徐州开始全面推进“4+3”产业布局,强化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继续壮大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三个500亿元产业,拉长做粗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增量替换,促进提档升级,三大产业的份额持续扩大。

  新能源产业链越拉越长

  “未来能源”——太阳能光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能硅业多晶硅还原车间热火朝天。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的三分之一将由“徐州制造”。

  与之配套,一个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已经崛起,集聚了河北晶澳、江苏艾德、台湾强茂等配套企业。从产业链上游中能硅业开始,到下游艾德太阳能,一条从拉棒、铸锭、切割、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纵向产业链正在形成。9月26日上午,总投资148亿元的汉能集团邳州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及光伏电站项目签约。项目还将带动光伏玻璃、特种气体、电池封装材料等其他原材料生产项目落户。

  新能源产业的链条在徐州越拉越长。

  装备制造业产值过千亿

  徐州还推动具有传统优势的工程机械产业向“高精尖”发展,装备制造业成为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

  赫赫有名的徐工集团是徐州数百家机械企业的领军企业。因掌握了从25吨到500吨全路面起重机的核心技术,徐工彻底打破了德国垄断世界全路面起重机市场的格局。目前,徐工起重机销量不仅全球第一,2008年综合经济效益还一举超过国际老牌起重机制造企业德国利勃海尔公司,跃居全球榜首。

  据不完全统计,在徐州周边从事工程机械相关产业的小企业和公司有1000余家。同时,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克虏伯等世界知名装备制造企业,也相继落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升了徐州的装备制造业水平。

  由于装备制造业的带动,徐州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电子、数控技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也快速发展。

  2009年,徐州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柱地位显著提高。全市装备制造企业达736户,比上年增加155户,增长26.7%,占制造业企业户数的26%;累计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83.41亿元,增长2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0.1%,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有望过千亿

  徐州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和重点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日前,国家农业部公布首批50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单,铜山名列其中。

  近年来,徐州借助大规模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良好的农产品加工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劳动力充足等比较优势,坚持规划引导,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食品安全、品牌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了饮料加工业、林木加工业、棉丝加工业、粮油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果蔬加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初步实现“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传统加工向现代高技术加工”的转变,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以邳州白蒜、银杏产业开发和丰县水果、肉鸭深加工为代表的县域农副产品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徐州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徐州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向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高速发展,维维豆奶、天山雪、绿健牛奶等一大批名优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高。

  2010年,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有望成为第二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

  徐州已经成为淮海经济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以彭城广场为核心的徐州中心商圈,目前汇聚了包括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千余家零售企业,拥有淮海经济区所有商品中最顶级的品牌。

  以徐州为中心,宿迁、连云港、宿州、枣庄、淮北、商丘、济宁形成的“1小时交通圈”,覆盖人口可达5000万人。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徐州都市圈上至北京,下至上海的“3小时交通圈”将显露峥嵘。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给这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带来更多期待……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徐州全面推进“4+3”产业布局

相关信息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
  • 深“挖”大湾区 山河智能和惠州城投达成战略合作  6月9日,惠州城投集团与山河智能举行战略合作推进会,会上双方签订了《全面推进建设领域相关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国资委主任王正印,市国资委副主任卓碧强,市政府副秘书长、惠州城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邬泽勤,...[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 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10日,整个浙江沸腾了!中央万字长文,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10日发布。《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翻开这份长...[详情]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 上海最大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本月开放  星空之境效果图。 资料图片  紧挨着世界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一处与众不同的公园即将面世。本月,位于浦东临港的星空之境公园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星空之境是上海最大的海绵公园,占地面积达54万平方米,可观可游、可玩可赏、可学可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