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临港新片区加速高新产业发展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819
|
|
|
  近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完成中试,预计明年一季度量产。国内耐高温新材料长期被美日等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引发关注。


生产基地的选址,落在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榕融新材料负责人说,新片区对于从事前沿新材料研发的企业给予了包括厂房、设备、资金、人才落户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吸引了他们落户。


这也符合临港新片区招商引资的一贯导向。新片区要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重点产业,它们大都有一处共通——产业内存在受制于人的环节。解决这些问题,正是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对能“形成突破”的企业,临港新片区的支持力度也颇显诚意。它并非“拍脑袋”想出的——赛金生物总裁丁邦说:“管委会与我们之间的沟通很频繁。他们很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因此推出的政策非常精准。”支持方式也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产业发展和企业诉求等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迭代更新。


如此,企业怎能不心动?近一个月来,临港新片区频频传来重点项目的签约喜讯。两个集成电路领域的高能级项目、一批生物医药项目接连落地,涉及总投资300多亿元。揭牌一年后,新片区高新产业发展再次按下加速键。


企业之外,临港新片区在工博会上还展现出了另一方面的强大实力,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临港高校,带着自研的高新技术和特色成果亮相,突破外部“封锁”“断供”的另一大关键或许正藏于其中。


高等院校正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临港新片区拥有几所在垂直领域专精的高校,能够很好地赋能高新产业的发展。新片区也乐意与其他知名高校合作,引入校企功能性平台等。在国际创新协同区内,有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等项目。它们背靠交大、同济等实力深厚的院校,拥有源头创新的能力,又直接对接企业,充分了解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追根溯源,精准投入基础研究,效率更高。


一年前,在临港新片区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65位顶尖科学家共同发布《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倡议》,向全世界重申对基础科学这个社会变革性源泉的关注与强调,并呼吁人类社会在科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更广泛合作、投入更多资源。为什么将临港作为这个全球科学界联合产物的策源地?答案已然明晰,新片区势必能为我国的基础研究贡献强大的能量。来源: 解放日报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临港新片区加速高新产业发展

相关信息

  • 陆浑灌区水毁渡槽槽体复位成功
  • 8月30日,记者从省水利厅得悉,通过21天的艰苦奋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陆浑灌区720水毁工程之一的总干渠柴庄沟渡槽槽体已于26日复位成功,标志着柴庄沟渡槽应急抢修获得决定性成功,为月底...[详情]
  • 广东将每年设奖补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 小区改造新主张近日,民进广东省委会提交提案主张广东积极探索出台老旧小区改造的正向鼓舞方针,加速推动我省乡镇老旧小区依法改造。省住宅和城乡建设厅近日答复称,省层面将树立1+2+8+N方针...[详情]
  • 华师大汕尾校区一期启动区交付
  • 8月28日,由中建科工承建的汕尾市第一所本科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一期启动区全面建成并交付校方使用,下月将迎来第一批627名新生的入学。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一期规划布局建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