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福州明年实现厨余垃圾全量处理 垃圾有“出路”还能变“宝物”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149
|
|
|
   新华网福州10月17日电(蒋巧玲)随着一辆运输车将厨余垃圾“投喂”到接料斗,破碎、磁选、筛分、厌氧发酵等一系列动作有序展开。走完一整套“变身”流程后,厨余垃圾将转化为电和有机肥,继续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这便是福州市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奥秘。16日,该项目一期生产线启动试运行,该生产线的垃圾处理能力为400吨/日,预计将于下个月正式投产。

  “目前,福州主城区一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大概是300吨—400吨,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推广,厨余垃圾可能会继续增加,最多达到600吨—700吨。”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林坦说,福州市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设计厨余垃圾处理总规模为800吨/天,分两期实施。一期投产后,二期也将于明年正式投产,届时可满足福州市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全量处理需求。

  据了解,福州市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是福建省首个厨余垃圾处理PPP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6.22亿元,主要处理福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分类产生的厨余垃圾,以及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的废弃水果蔬菜等有机垃圾。项目的主工艺流程为“厨余垃圾预处理+干式厌氧消化+沼气发电上网”,辅助工艺流程为“沼渣堆肥+污水处理+臭气处理”。整个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进场后投入接料口,通过链板输送,经破碎、磁选、一级筛分、二级筛分等流程,最大程度地分离出有机物料。此后,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其中,沼气可实现发电上网;沼渣通过脱水机组脱水后,进行沼渣堆肥;沼液直接输送至厂内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园区的渗滤液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据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有机营养土3.6万吨左右,约替代化肥720吨;年沼气发电约6000万kWh,发电余热回收利用到厌氧加热系统约752万kWh;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818吨,减排氮氧化物900吨,可实现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再利用。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福州明年实现厨余垃圾全量处理 垃圾有“出路”还能变“宝物”

相关信息

  • 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印发
  • 北部湾经济区为我国要点区域展开规划自启动建造以来就备受重视。4月7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建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与城市群空间格式、归纳立...[详情]
  • 天津印发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 公路是归纳交通运送体系中最根本的运送方式,为经济展开、民众出行供给了最直接、最快捷的服务。近来,天津市交通运送委员会印发了《天津市公路十四五展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一...[详情]
  • RWE与Energinet签署Thor电网连接协议合同
  • 总部坐落德国的RWE与丹麦电网运营商Energinet签署了一项协议,为其1GWThor海上风电场制作两个新的变电站。与Energinet的协议规定了技能设置、电能质量以及RWE和Energinet在VolderMark的连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