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业界访谈 » 正文

熔盛重工CFO王少剑:用心打造超完美IPO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188  作者:admin
|
|
|
  仅仅五年时间就从零到市值500亿港元的熔盛重工是投资人和业界精英的完美结合,CFO王少剑也实现了其职业生涯的跨越式发展,打造世界级的重工企业之梦让他在理性的财务世界里充满激情。
  从2005年在南通江边的一块荒地打下第一桩到世界级的造船基地,熔盛重工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根据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提供的造船和海运专业统计分析报告,截至2010年8月1日按手持定单的载重吨计,熔盛重工是全国第二大造船企业及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
  11月19日,熔盛重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通过此次发行17.5亿股H股,共集资140亿港元,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友邦和农业银行的第三大IPO。记者也应邀参加了其香港上市首日的庆功会,恢弘盛大的场面也映衬出此次IPO带给熔盛人的喜悦和回报。
  在熔盛重工刚刚实现IPO之际,记者专访了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FO王少剑,以期共同分享熔盛的上市历程和管理运营经验。
  蓄谋已久
  “针对上市,具体文件性的准备工作可能是这几个月,整个过程的节奏也非常紧张。但为上市的铺垫可以说是过去五年的时间,熔盛重工从建立第一天起就有非常完整的规划和清晰的思路,要在五年内达到上市的要求。”在王少剑看来,上市并不是目的,只是企业战略布局中的一部分。五年内就名列中国造船业榜眼的熔盛,与其用“一飞冲天”来形容如今的上市,不如说是“水到渠成”。IPO也在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如期完成。可以说,成就“熔盛速度”的是公司上下对战略目标强有力的贯彻和执行。
  王少剑特别强调上市过程中,企业与中介机构的配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在中介机构的选择上,企业不能单纯看重对方的名气,更应着眼于中介机构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对企业的了解、与企业的沟通配合。”在王少剑看来,在与中介机构的协调中,企业始终要听取对方的意见,但要引导投行,使企业不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同时,把关注的重点从“要上市”移至“如何上市”,也就是要有上市策略。比如在股票价格的确定上,既要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又要给股东带来投资上的收益,这就充分考验企业在定价区间的确定、定价原则上的策略性。一旦上市成功后,就不能过于关注股价的变动,因为决定股价变动的因素很多,是不能完全控制的,“而你能做到的就是把企业运营做好,战略执行好,股价方面自然会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太多的关心股价会影响到你需要真正关心的东西。”
  与一般企业不同,重工企业似乎都代表着“资金雄厚”,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有背景”,在国内A股市场里重工的概念比较多,而在香港主板还是比较少的概念。事实上,香港和A股市场都曾是熔盛在选择上市地点时所重点考虑的对象,但作为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熔盛重工最终选择了同样非常国际化的香港资本市场。王少剑细数了赴港上市的几大优势:作为一个金融中心,香港能够给公司带来资本运作上的优势,包括外汇方面的运作便利;其次,在香港上市对于企业的整体形象提升,特别是在市场上树立国际地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无论从股市的规模或投资者的多样性角度上,香港在亚太地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最后,香港投资者更容易理解中国公司的文化,有利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
  战略高地
  据资料显示,熔盛重工已经连续三年在新增订单上保持着单厂造船企业第一名。一直以来,中国的造船行业一向以国企为主,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个造船业新星是如何迅速后来居上的?
  对此,王少剑认为最关键的是熔盛重工精准地把握了战略定位。“中国的造船行业现在属于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的阶段,中小船厂特别多,而且很多处在空闲的状态。但另一方面,高端的大船、特种船、有科技含量的船,中国反倒不足。熔盛从一开始建厂的时候就定位在高端市场,国务院发改委给我们的是造大船的批文。在民营企业里我们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发改委下发的造大船的批文。”
  在这样的战略定位下,熔盛重工开发了7.55万载重吨的冰区加强型巴拿马散货船;建造了中国首艘满足共同结构规范的15.6万载重吨苏伊士油轮;更为骄傲的是,熔盛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定制开发的12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运输船(VLOC)建造项目,这笔造船合同的总金额达16亿美元,开创了单笔全球最大造船订单的新纪录,同时这40万吨级VLOC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单位能耗比标准散货船减少30%到40%,韩国的造船商再接单造这种船时,也要按照熔盛重工的标准。
 “科技含量高、造船难度大,使熔盛在成立伊始就非常注重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且以后会不断加大研发力量。”王少剑认为技术上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讲是生命线,这是熔盛重工战略定位中重要的一环。目前,熔盛重工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拥有企业研发中心,跟国内六所大学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熔盛重工也非常重视高水平工程师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五大船级社的设计合作非常紧密,跟他们共同开发新产品,在那里得到更新的知识。“如果开发不出具有最新技术水平的船,开发不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船型,我们在市场中就没有地位。”王少剑还透露,熔盛重工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到全年销售额的2%左右。
  造船业和航运是息息相关的,而航运受制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影响波动很大,但是熔盛重工的定位是为能源产业服务,熔盛重工在建的四号船坞是目前中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用于海洋工程项目的最大型干船坞,这标志着熔盛将成为能够建造海洋工程产品的民营公司之一,有能力提供海洋工程产品,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浮式储油卸油船(FSO)、海洋工程作业船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王少剑看来,这几年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长非常迅速,9月份同比去年我国石油方面的进口增加35%。今后几年对能源需求的趋势不会有改变。“这就保证了熔盛重工定位服务于能源产业对我们产品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
  除了产品高端和注重科研以及为能源产业服务的战略定位,有利的国家政策也让熔盛重工的发展机遇更加势头强劲。在“十二五”规划中,海洋工程被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我国政府在海洋工程上的投资额可能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这对于熔盛重工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据王少剑介绍,目前熔盛在海洋工程领域已经与中海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且为中海油建造的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此外,他们还在为中海油建造深海铺船管,可以实现水下3000米工作运行,这也是亚洲首例此类型的船。
  化解风险
  重工业有着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等特点,在企业运营中会面临包括汇率浮动、资金运营和成本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风险,而如何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化解风险是CFO非常重要的责任。
  造船行业是与全球经济周期高度趋同的行业之一,当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造船业随即进入寒冬。但2009年熔盛重工与阿曼航运公司签下四艘40万吨、总载重吨160万吨矿砂船的合同,一举拿下当年全球最大载重吨船舶订单。事实上,熔盛重工是多元化的综合重工集团,目前其业务范围主要涵盖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机械四大板块。据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将此次IPO融资的25%用于造船及海洋工程板块建设,20%用于船用发动机建造板块,10%用于工程机械板块,10%用于相关业务领域的潜在业务收购(包含境内与境外并购),25%用于偿还借款以优化公司资本负债率,10%用作运营资金。王少剑对几大业务板块的增长充满自信,“目前造船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今年动力板块和机械工程上涨得非常快,增长得非常迅猛。在未来几年,海洋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也会成为盈利来源的潜力股或主渠道。多元利润增长点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良方。”在他看来,熔盛重工在造船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导地位,今后会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其领导地位,而在海洋工程和动力工程方面,都会成为熔盛未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在熔盛重工的订单中,绝大部分是来自海外,因此大部分的造船合约都是以美元结算的,而成本则由人民币核算,所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滑带给公司的压力不言而喻。对此,王少剑坦陈,“熔盛重工已经在有意识地增加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时提高美元用汇量,加速货币种类的平衡化运作。比如,今年熔盛的造船板块里有10%是来自于国内人民币收入,并且海洋工程和工程机械里也有人民币收入,明后年还会进一步扩大增长份额。此外,由于有四大板块的业务支撑,所以未来的收入来源也会呈现多元化趋势,人民币和美金的收入会更均衡。另一方面,熔盛重工在香港上市的一个很重要考虑是,可以利用香港金融市场做一些风险规避性的汇率对冲安排,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锁住运营利润。”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企业而言,往往更能体会现金为王的意义。除了其刚刚IPO而融得的140亿港元,熔盛重工今年还拿到了两笔巨额银行授信,分别是中国进出口银行的500亿元授信和中国银行(3.28,-0.01,-0.30%)500亿元授信,这两笔合计1000亿元额度的授信刷新了中资银行对非国有企业授信规模的记录。王少剑认为这两笔授信的意义非凡,首先,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于一个企业的支持体现了中国的产业政策,而熔盛重工作为一个民企能够获得如此大额授信,也意味着这个企业在国家重点扶植的产业里处于领头羊的位置;而中国银行则是从商业的角度衡量一个企业的信誉、运营状况,因而也从这个角度上印证了熔盛重工的管理运营水平是健康的。
  此外,王少剑对化解通胀压力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变化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也加强了应对措施。“我们成本结构里最大的材料成本就是钢板,随着钢板的价格波动,其占总成本比例可能从35%降到30%,甚至是降到20%多,最近一段时期,钢板的价格相对而言已经比较稳定;另外公司最大的成本科目就是发动机,从2011年开始,熔盛的发动机将自给自足,在成本控制上都具备了相当的优势;而加强钢板的使用率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熔盛目前已经从原来的 85%左右提高到89%的使用率;还有造船工艺上的改进促使缩短工期来增强船舶的周转率,同样能够降低成本。”
  激情跨越
  对于如此超完美的IPO案例,王少剑将其更多地归功于熔盛重工的激情文化。“我们的口号是激情、超越。没有激情是不会有这样的工作能力,五年要成就这么一件大事需要非常大的能量,而能量需要来自于内心的激情。”2005年10月份打桩,在船坞设施都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六个月内竟然拿到了第一批订单,而且第一批订单来自于挪威船东,一方面反映了熔盛的市场营销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其团队的认可。王少剑特别解释了一下第一单的非凡意义,“挪威的船东要求很苛刻,如果我们把挪威船东的要求都满足好了,那么其他船东跟我们合作就不会有任何疑问。”
  熔盛重工的管理团队可谓“造船业的梦之队”,CEO陈强是非常优秀的造船业专家,1994年,33岁的陈强成为江南造船厂最年轻的高层干部;36岁时,陈强带着三个人创建了当时中国最大最先进的上海外高桥(14.33,1.21,9.22%)造船厂,并打破了从开工建厂到交付首制船的世界纪录;2005年开始带领熔盛重工在三年里成为民营造船业老大。同为60后、部队家庭出身的陈强和王少剑,在工作配合上也十分默契,并互相欣赏。“对造船业本身的专业知识很强,优秀的管理能力再加上个人魅力和领导力”是王少剑对陈强的评价。与此同时,陈强所带领的专业团队也都是来自国内外有名的船厂,每个人都具备10多年,甚至20年的行业经验,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专家。而王少剑在财务管理和运营以及多年游弋资本圈的专业水准,在加入公司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功助推了熔盛重工的IPO,也深受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
  有着多年海外公司管理经历的王少剑认为,熔盛重工是投资人和业界精英的完美结合。“董事局主席张志熔有这种眼光和魄力投资在重工领域,因为一般的私营资本很难有这样的大手笔,而且是风险非常大的,但他的战略眼光加上行业精英这样完美的结合,造就了今天的熔盛。”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熔盛重工CFO王少剑:用心打造超完美IPO

相关信息

  • 李俊峰:新能源谁都在眼红,这是个大风险
  •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李俊峰日前在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局专题系列直播中表示:新能源虽然是个很大的蓝海,是个庞大的市场...[详情]
  • 专访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用创新守护地球 让阳
  • 专访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用创新守护地球 让阳光更具价值  李振国是《福布斯》中文版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  将太阳作为能源来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如今,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因为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日益加深,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中国在很短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