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分析 » 正文

国内工程机械零部件突破发展路径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2082
|
|
|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特点。为了解决零部件落后的现状,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开始加大零部件研发力度。苏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重点解决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他说,目前是投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最好时机。

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兆帕为分界,20兆帕以上和以下的零部件将采用不同的支持政策。兆帕是指工程机械零部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制约瓶颈,当工程机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高技术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发动机、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上。掌握和依托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关键零部件就成为制造商们谋求“一枝独秀”的战略之道。协会人士罗百辉表示,行业内整机企业应牵头组建技术联盟,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技术攻关。

通常,国内机械部件的发展路径有以下三条。

一是选择合资。但合资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关键技术,外资公司把多年潜心研究的机械技术成果,拱手让给中方的情况凤毛麟角。而且,在很多技术已被垄断的格局之下,海外企业更不会把技术输入中国。

二是中国企业通过掌握海外工厂的控股权,以此提升技术能力。这类例子不乏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德国希斯等。但出手收购的中方公司,必须要经过多年发展,具备相应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才能成行。

三是依靠自主研发。目前,专注于矿用设备制造的太原重工、研制发动机零部件的江淮动力、生产轴承的天马股份、轴研科技等,都在不断投入有技术含量的基础件研发领域。

除了一些专做零部件的企业外,整机制造企业也将目光放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因为基础部件的发展,不单关系到整机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基础件的高端技术制造放在国内之后,为该零部件配套的大批设备和技术也会逐渐成熟。比如,柳工从海外引入“变速箱”公司合资生产后,为变速箱配套的一些国产铸件和热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整机企业的配套基础件跟上后,能帮助公司减少存货和资金占用。

纵观国内,目前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商们仍然只是各自忙于跑马圈地,鹤蚌相争。虽说在传统机种,如装载机、推土机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上,利用自身规模和营销手段,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诸如摊铺机、混凝土机械上惯用进口关键零部件,加之多年来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产生了路径依赖;在一些大型产品、高智能化档次产品和新兴专业产品上——挖掘机上,由于控制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匮乏,市场份额几乎拱手相让。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国内工程机械零部件突破发展路径

相关信息

  • 济宁速度:跨线桥仅用119天通车
  • 原来最头疼的便是上下班过崇文大路和宁安大路交叉口,虽然路面车道很多,但进出城的车更多,一个红绿灯就能让车流排起长龙。6月30日下午,山东济宁市民孙正远像平常一样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详情]
  • 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出入口实现全部互通
  • 近来,记者从广州地铁了解到,经过4个月的升级改造,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站厅4个出入口已实现悉数互通。互通后,站厅外围为悉数连通的非付费区,市民不需验票进站即可经过地铁站过街。为进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