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截至10月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北调水33.9亿立方米!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2139
|
|
|

据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历经11年建设,于2014年12月12日通水。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8供水年度(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为河北调水22.3亿立方米,为2017年度的3倍。在保障河北城乡生活用水、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南水”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河北省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城市用水水质,提高了受水区中心城市的供水保证率。河北省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47万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等7个设区市中心城区主力水源。

特别是“南水”的到来结束了河北省黑龙港部分地区民众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截至目前,河北省已筹措资金22.96亿元人民币,在37个县(市、区)实施农村生活用水置换工程,将使506万农村民众喝上长江水,从而彻底告别高氟水。

南水北调工程保证了河北省经济发展用水,为沿线工业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据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某设备科长王勇介绍,“南水”硬度低,便于设备清洗,有利于企业节水,降低耗水量和生产费用。

据了解,201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省实施生态补水以来,已累计补水4.04亿立方米。其中,该工程向白洋淀补水1.12亿立方米,显著改善了白洋淀上游水生态环境,干涸36年的瀑河水库水面面积曾达到370万平方米,重现了水波荡漾的昔日美景。

为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按照中国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署,2018年9月开始,河北省通过滏阳河、滹沱河、南拒马河3条河流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计划利用南水补水量5.5至7.5亿立方米。截至2018年10月底,三条试点河段共利用南水补水约2.0亿立方米。

河北是一个缺水大省,该省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均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左右,河北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截至10月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北调水33.9亿立方米!

相关信息

  • 定州“口袋公园”打造生活新空间
  • 这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我每天都会过来转转。日前,在清风南街与中兴路交叉口南侧的口袋公园里漫步的定州市市民赵女士说。​据悉,该口袋公园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建造前曾是一块零碎地带...[详情]
  • 邢台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度”
  • 5月22日,位于邢台经济开发区的邢台晶龙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拉晶车间忙生产赶订单。近年来,邢台经济开发区坚持新能源工业优先发展的理念,加速实施一批新能源工业重大工程,开始形成了...[详情]
  • 山西“治水”给各级负责人定下硬指标
  • 原标题:压实各地党委和政府改进辖区水环境质量主体职责山西治水给各级负责人定下硬目标5月25日,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山西省水污染防治量化问责方法》,详细列出全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