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粤港澳深化合作 大湾区迸发活力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364
|
|
|
   万顷波涛涌天阔,气贯长虹大湾连。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大纲》正式发布,历经4年的规划建造,粤港澳三地协同立异、工业协作,完成了在各范畴的立异与打破,也推动了粤港澳三地的交融开展。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生机最强的区域之一,更是我国建造世界级城市群,参加全球竞赛的重要空间载体。数据显示,到2022年末,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加约3万亿元人民币。
 
  高效协作挖掘交融开展新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澳门特区和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9市,其方针是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跟着和谐机制“软联通”不断推动,粤港澳三地协作更加深化,立异协作机制不断出现,有用促进了资本、技能、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流转。
 
  前不久,粤港澳三地初次联手召开了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线上线下同时举行。至今让人形象深刻的是,大会最终达成协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大会期间,深港协作、珠澳协作等湾区内城市间的交融开展案例更是不断“刷屏”。
 
  “4年来,粤港澳三地凝聚力气,在基础设施、规则机制对接和人才沟通等范畴不断取得新打破、新进展,经济要素的活动日益顺畅,科技交融、人才交融、工业交融更加深化广泛。”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表明,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造进入交融开展新阶段,特别是横琴、前海、南沙三大渠道的方针和谐和改革发力,有力发挥了交融开展先行区的效用。
 
  “三大渠道规划的开展方针贴近各地特色,改革立异和工业方向各有偏重,但都充分体现了方针和谐和规划联接的准则,处处遵循着交融开展、规划效益、互联互通理念。”黄寅点评。
 
  跟着疫情防控方针的调整,本年2月6日,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有用提振了大湾区人文沟通和经贸往来。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香港经济学者梁海明在接受《我国交易报》记者采访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效协作与开展,需要发挥各自优势,构成互补,不能每个城市都想踢“前锋”,而不想守“球门”或者踢“后卫”。因此,找准各地在大湾区建造中的定位及人物,挖掘各自的开展潜力,才能最终在区域交融开展中发挥联动效应。
 
  “以香港为例,在大湾区建造中除了扮演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交易中心的人物之外,还应看到香港的新优势。”梁海明引用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其间显示,香港中小企业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宽业务占比最高的职业为资讯及通信业(56%),这也凸显出香港近年来在信息基建范畴的优势。
 
  “然而这种新优势也常常被外界疏忽。”梁海明认为,在立异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开展日益升温、数据跨境传输日益增多的今天,安稳、快速的信息基建愈发重要。香港一直以来的“超级联系人”人物和近年来不断培养出的信息基建范畴的优势,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立异和科技开展供给更多来自技能和服务方面的支撑。
 
  立异建造一起培养开展沃土
 
  40多年前,改革敞开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小渔村”画了一个圈,由此跑出的深圳速度,是人们对我国改革敞开的开始形象,这儿也因此成为敞开探路者。跟着《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大纲》施行,区域内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技能、数据等各要素加速活动,各地区的协作层次也走向深化。
 
  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经济体量逾12万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世界一流湾区加速行进。《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大纲》发布4年来,共有20多万名港澳居民在粤工作、超3000名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执业资格。粤港澳大湾区的立异驱动力不断增强,到现在已集聚独角兽企业51家,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在本年2月的一场交易投资方针宣讲会上介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方案10—11月在广州举行,广东希望与香港、澳门一起把大会办成世界级的品牌招商会,吸引全球更多优质资源集聚大湾区、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大湾区。”
 
  澳门在其202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2023年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首要任务是加速促进经济复苏,锲而不舍推动多元化开展。其间说到,要继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能、会展商贸和文明体育等四大要点工业开展,逐渐提升四大工业的比重,不断增强经济的开展动能和综合竞赛力,着力构建符合澳门实践且可继续开展的工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协作区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引进来”的枢纽渠道。
 
  香港特区投资推行署预计,本年香港财物商场将进一步开展,进一步继续深化“互联互通”,活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让包含港股在内的金融范畴流转量更活跃、产品种类更繁复,让商场开展得更宽、更深、更广。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一国两制’下港澳跟内地协作机制立异示范区。”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价值链高端要素便捷流转方面有着先天的竞赛优势,将成为国家双向敞开的重要渠道。通过大湾区协作探究机制体制立异,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造、施行高水平双向敞开的国家开展全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粤港澳深化合作 大湾区迸发活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