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在华制造业15%拟撤离 或重膺“制造业一哥”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059
|
|
|

107,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工资水平不断上涨,预计到2020年或之前,大量美国在中国外包的制造业将抽离中国,届时将有15%在中国制造进而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搬回美国制造,美国亦因此获得300万个就业机会。不过在强大内需及欧盟市场依赖的支撑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并不会因此消退。

 

这份报告预计,美国将新增的300万个就业机会,主要来自那些决定缩减中国投资规模,重新采用本土劳动力的美国企业。美国媒体表示,这份报告的乐观预测将让白宫感到欣慰,因为奥巴马政府一直强调,制造业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美或重膺“制造业一哥”

 

随着海外制造成本的上升,美国制造业似乎有望迎来复苏。尤其是中国近年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大量抽离在中国外包的制造业。波士顿咨询公司早在今年5月就发布报告预言,美国将在未来5年内重新坐回“制造业一哥”的位子。

 

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显示,2000年中国制造业时薪仅52美分,而美国为16.61美元。到2015年时这两个数值将分别达到4.41美元和26.06美元,中美之间工资差异正不断收窄。

 

同时,为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国内不断祭出优惠政策,这将使得一些州成为对于美国本土消费品而言最廉价的生产基地。今年一季度,卡特彼勒、通用电气、福特等美国制造业巨头纷纷宣布计划,对于在美制造业投入新资金。咨询公司埃森哲的报告也显示,受访的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的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财富中文网发表文章指出,3方面原因成为美国企业抽离海外业务的重要因素。首先,海外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世界工厂”的中国国内工资涨幅已经超过生产率增长;其次,除了工资上涨,至偏远地区以及从工厂到商店的运输成本也保持上升态势。

 

过去4年,由于油价上涨以及船只和集装箱运力削减,运输成本已经上涨了71%;最后,全球供应链不济亦令许多制造业巨头纷纷转头本土制造。

 

华制造业地位不会减弱

 

不过,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认为,美国企业把在中国外包的制造业抽离中国,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角色的消退,鉴于中国仍拥有支撑其庞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投资、欧盟等国对中国劳动力的依赖以及中国制造业配套措施的相对完善,中国制造业地位仍很关键。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美在华制造业15%拟撤离 或重膺“制造业一哥”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