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数十个巨大龙门吊排列海边 山东半岛蓝色产业崛起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5101
|
|
|

从青岛市区穿越胶州湾海底隧道,出隧道口不远,便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海洋设备制造基地,登高放眼,只见数十个巨大的龙门吊排列在海边,巨大的厂区内,有的场地在造船、有的场地在造海上石油平台,一片忙碌景象。据介绍,这个基地现在有北船重工、武船重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等规模以上企业十多家,仅科研人员就有1300多人,许多技术和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周边还有配套企业500多家。

 

“这是典型的聚集效应,青岛聚焦蓝色经济,带来的是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任振刚告诉记者,2012年,青岛市引进的10万各类人才中,蓝色经济人才占了三分之一;资本的聚集度更加凸显,上百家股权投资公司云集青岛,140个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另外,青岛到荣成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已经开建,这些都成为青岛蓝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体会到这些要素在微观层面的集聚带来的优势。“我们公司现有员工2000多人,但给企业配套和做项目的员工则有8000多人。”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峥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生产海上石油平台、钻井船等产品,海上石油平台的作业水深一般都在200米,甚至要到400米以上的水深,“要把石油平台在数百米水深的海底固定住,对技术研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公司技术人员有300多名,都是从全国各地引进的。”据宋峥嵘介绍,人才和技术的集聚让企业拥有了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目前他们已在多个国际项目上中标,订单已经排到了2015年。

 

目前,山东省3万多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值,70%来自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海洋重工、造船、海洋化工、新能源等蓝色产业迅速崛起。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数十个巨大龙门吊排列海边 山东半岛蓝色产业崛起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