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为世界经济复苏释放新红利!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224
|
|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努力让我国优势产能和装备成为国际新“名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实力的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力实施,我国正向装备制造业强国昂首迈进。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目前,我国除了享誉世界的高铁、4G通信技术以外,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崭露头角,前景广阔。

由此看出,我国在重大装备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规模、技术优势,形成了巨大的富余产能。如何让其助力国内经济腾飞的同时,又可服务于全球经贸互联互通,互利共赢,“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产能充足,正在从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变成向世界提供制造业装备的大基地和吸纳各国优势产品的大市场。

中国与欧洲、亚洲国家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在互联互通建设中蕴含巨大机遇。利用中东欧国家的港口优势,配上我国的铁路、机械等产能和装备,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巨大的物流网络,如中国同塞尔维亚等四国共同打造的中欧陆海快线,中泰铁路合作等,都将强有力地推动地区和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此外,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成熟经验和技术,工程机械、钢铁建材等质量上乘、性价比高,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中国参与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经济建设项目、修建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便是很好的例证。

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精彩亮相源于政府对行业发展的一贯支持。国务院常务会去年4月就明确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此次常务会又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为我国重大装备产能实现更大附加值增添动力。会议指出要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和合规标准“走出去”;巩固通信、电力、工程机械、船舶等成套设备出口;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提高跨国经营能力;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政策,立足长远支持一批重大项目。这些举措将带动企业以创新思维和行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强势品牌。

我国重大装备实力不容小觑,走出国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走出去”不仅能使企业获得新的市场,还可以在国际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提升品质,带动行业创新前行。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中国装备“走出去”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释放新红利!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为世界经济复苏释放新红利!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