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在钢结构多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731
|
|
|
    新华社重庆6月9日电(记者柯高阳)记者从重庆大学了解到,我国科学家日前在钢结构多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人员通过足尺6层钢结构房屋振动台试验,验证了两类新型剪力墙的抗震防灾性能。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石宇教授介绍,足尺钢结构房屋的振动台试验旨在考察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破坏机理等,对其抗震防灾性能进行评估。重庆大学研究团队设计制作的6层钢结构房屋为冷弯薄壁型,钢柱、钢梁的厚度分别仅有1.2毫米和1.8毫米。房屋总高达16.2米,采用了钢管端柱—双面蒙皮钢板剪力墙和夹支单层薄钢板剪力墙两种抗侧力体系,结构通过型钢梁底座与振动台的台面相连。

    “由于抗震、防火性能等方面的技术限制,目前的钢结构住宅多为3层以下的低层建筑。”石宇说,我国地震灾害较为多发,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其抗震防灾性能。为了更好地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情况,研究团队在试验过程中模拟了多向输入地震波,对两类新型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进行验证。多轮试验结果显示,在历经相当于8级罕遇地震烈度的地震加速度后,钢结构房屋除局部螺钉脱落外,整体结构无损。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介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类新型剪力墙的钢结构多层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防灾性能,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有助于推动钢结构多层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完)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我国科学家在钢结构多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