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态治理 三河废弃矿山年底将全部披上绿装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237
|
|
|

  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修复生态推动发展转型


  三河市废弃矿山年底将全部披上绿装


  




  近日,三河市东部矿区矿山治理工程在加紧进行,预计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昔日挖山采矿,富了口袋却破坏了环境;今朝治理矿山,修复生态再现绿水青山。笔者从三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了解到,到今年底,该市曾开采40余年、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将全部披上绿装。


  沿着首都地区环线高速蒋福山高速口驶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十个红色大字招牌映入眼帘。在三河东部矿山治理区五期项目现场,数十台挖掘机、运输车、碾压机往来穿梭,机声隆隆。已种植成活的乔木、灌木绿意盎然,与旁边光秃灰白的岩土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预计投资80亿元,对22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目前通过采取消灾除险、削高填低、覆土植绿等措施,已完成矿山治理面积6.6平方公里,共计植树110万株,植草2900亩。”三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李宏亮介绍,他们现在正对剩余15.4平方公里的矿山进行治理,到今年年度项目全部完工后,废弃矿山将全部披上绿装。


  三河市78平方公里的东北部山区,蕴藏着白云岩、红黏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开采,曾是北京市重要的建材供应基地。挖出了“金山”,却毁了“青山”。经过40余年开采,三河东部山区被破坏的矿山面积达22平方公里,不仅破坏了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修复生态治理废弃矿山,还乡亲们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从2016年至今,三河市开展了废弃矿山治理攻坚战,关停全部22家采矿企业,彻底结束了矿山开采历史。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治理思路,持续推进东部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探索消灾除险、生态复绿的矿山综合整治之路。


  通过实地勘察和科学论证,三河市确定了“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修复治理路径。2017年,他们启动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完成52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积累了修复经验。2018年,创新“不征地、不租地,土地经营权、所有权不变”思路,当年完成35座地形复杂、治理难度大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任务并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2019年,剩余废弃矿山治理全面铺开,完成10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任务,多处山体出现山泉自流的现象,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今年以来,12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任务土石方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年底前废弃矿山治理任务将全部完成。


  三河市少雨少水,矿区地下多是岩石,矿山覆绿后,如何保证植被存活?他们通过多次对土壤的厚度进行探索研究,最终确定一米左右是最佳土壤覆盖厚度,有效保证了植被成活率。填方区域与挖方区域交界处由于密实度不一,易造成水土流失,他们按照粗、中、细三种程度进行密实,通过把细颗粒填充到粗颗粒中,达到了较高的的密实度,水土流失的难题得到有效化解。昔日采矿破坏了山体结构,很多地方形成了残山、断壁,覆绿难度大,他们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将凝胶材料、土和草籽混合喷到坡面,实现了被破坏山体重新覆绿……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三河东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五期)项目经理王家伟说,随着生态修复中的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废弃矿山重新焕发了生机。


  废弃矿山治理投入巨大,三河市采取了“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资金投入方式。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利用中央财政资金5.9491亿元,配套地方财政资金14.7亿元,同时撬动吸引社会资金60亿元。(来源: 河北日报通讯员周禹佳、刘伟 记者霍相博)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生态治理 三河废弃矿山年底将全部披上绿装

相关信息

  • 三个用地事项 厦门市可自主审批
  • 记者从省政府门户网站了解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权和托付厦门市用地批阅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近来发布,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在严厉保护犁地、节省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详情]
  • 南昌重大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 原标题:项目建造花竞开南昌严重要点项目建造跑出加速度初夏的南昌城,阳光遣散阴霾,处处飘荡着了解的烟火气,处处涌动着开展的热潮。看,要点项目建造现场机械轰鸣、塔吊树立,运料车来回...[详情]
  • 广东将重点建设15个美丽海湾
  • 近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要点推动15个美丽海湾建造;展望2035年,全省80%以上要点海湾根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