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河北迁安: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2323
|
|
|

  新华社石家庄9月3日电题:河北迁安: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

  每天傍晚,河北省迁安市退休工人赵国安都要到小区附近的海绵公园遛弯锻炼。让他满意的是,公园健身步道是透水混凝土铺设的,下雨后能迅速恢复干爽。

  与北方部分城市一样,迁安曾面临着“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问题,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马路、广场、停车场都用水泥或沥青铺装,夏季一些区域容易积水内涝。与此同时,迁安面临着水资源紧缺问题。

  近年来,迁安市抓住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一契机,积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按照“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理念,打造“会呼吸”、有韧性的城市。

  “海绵城市,就要让城市像海绵那样,下雨时可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资源释放、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迁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小彬说。

  经过多年建设,迁安实现了“雨污分流”改造;一些城市主干道路下方建成了雨水箱涵;停车场、道路、居民小区等区域,建成了可透水路面、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如今,迁安超过82%的城市建成区实现了“海绵化”改造。

  君和领秀湾小区有6000多居民。原来小区内绿地少,夏秋季节强降雨后,水泥路面积水,群众走路要踮着脚。如今,小区透水路面、透水停车场、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池等设施,都能有效吸收雨水,防止内涝。降雨后,流入调蓄池的雨水可用来浇灌花草树木。

  “建成海绵城市后,市区30多个易内涝区域状况明显改观,雨水资源也得到有效利用。”迁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任科员李扬说。全市处理后的污水和蓄积起来的雨水,可用于河道补水、道路洒水、绿化灌溉等,每年使用量超过1400万吨。迁安还建立长效机制,城市新建区域建设项目必须满足海绵城市标准要求。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河北迁安: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