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238
|
|
|

据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截至“十三五”末,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率创新高,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千万吨级炼油装备、百万吨级乙烯装备国产化率分别达 92%、94%、87%,为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多年来,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始终保持在央企前列。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压裂机组、车载钻机、双抗石油地质专用管,炼化领域的反应器、压缩机、换热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等重大装备国产化均实现零的突破,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使用石化机械公司研制的新型大功率电驱压裂装备,顺利完成压裂施工 何能举/摄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工业的龙头装备,实现从引进到出口的转变。1988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兰州化机院成功研制首台国产2万吨/年乙烯裂解炉,结束乙烯裂解炉全部依靠引进的历史。2011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与国内制造厂合作,向马来西亚泰坦项目出口首台10万吨/年乙烯裂解炉。2020年9月,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进入开车阶段,乙烯“三机”(裂解气压缩机组、乙烯制冷压缩机组、丙烯制冷压缩机组)、挤压造粒机组、EO反应器等重大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与进口设备相比,大幅节约采购资金,缩短制造周期30%。

中国石化方面表示,在当前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征程中,中国石化面对部分关键装备仍依赖进口的情况,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组织、防范风险、重点突破,持续开展国产化攻关。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一方面推进传统业务所需装备国产化,另一方面,紧跟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步伐,注重高压外输泵、低温阀门、9%镍钢板等国产化成果应用,深入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助推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的物资保障。

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 北京头条客户端 ]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相关信息

  • 2023年青岛纵深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攻坚
  •   1月6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造总指挥部2022年总结暨2023年要点项目布置会举行,总结2022年城市更新建造工作,对2023年要点项目进行组织布置,明确了十大范畴1276个项目,纵深推动城...[详情]
  • 稳住项目建设“主战场”
  •   长沙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先,2022年共铺排重大项目1766个,累计完成出资5116亿元稳住项目建造主战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韬金慧通讯员徐艳艳1月8日,长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详情]
  • 田新、大凭高速公路同日建成通车
  •   1月10日,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造的田东经天等至大新、大新经龙州至凭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田新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田东县林逢镇公靖村南侧,与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相接,途经田东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