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江西省“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3076
|
|
|
    “充电完成,触发!”1月12日,在南昌大学江西省聚变能与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由江西省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制造及运行的“人造太阳”装置——我国首个可实现压缩融合启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NCST)正式投入运行并实现首次成功放电,填补了江西省在磁约束聚变基础实验研究领域的空白。万物生长靠太阳,无论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风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的能量,科学家们早已探明究竟: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江西省聚变能与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陈小昌介绍,托卡马克装置使热核反应在一定约束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地进行,即受控核聚变,因此该装置被通俗地称为“人造太阳”。核聚变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安全环保等特点,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据测算,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

    “首次放电成功,标志着我省已初步具备了设计、制造及运行中小型托卡马克装置的能力。”江西省聚变能与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博士钱玉忠介绍,NCST装置内部安装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极向场线圈,使其成为我国首个可利用压缩融合方式启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南昌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磁约束聚变联合实验室,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重大工程建设及相关核聚变研究提供探索性的实验经验。同时,江西省还将围绕NCST模拟太空辐照环境的特性,积极开展交叉应用研究,目前针对极端材料和生物医药研究已配套设计了两套多功能样品平台,应用于极端材料获得及改性、生物细胞辐照、植物育种等领域,为江西省新能源、生物育种、医学医药及航空特种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能源界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江西省“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