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数”说东北“大国重器”企业“开门红”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3225
|
|
|
    新华社哈尔滨3月4日电题:“数”说东北“大国重器”企业“开门红”

    新华社记者强勇、梁冬

    今年1月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6.1%和63.2%,这是中国一重集团交出的成绩单。

    春寒料峭,中国一重集团生产车间却一片火热。“加力,再加力!”一个烧得红彤彤的钢坯正在万吨级水压机上锻压,压力从4000吨升至8000吨、12000吨……工人刘伯鸣一边指挥,一边向记者大声说:“今年任务很满,必须快马加鞭。”

    不止中国一重。今年首月,我国最大的电力驱动设备研制基地之一哈电集团,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4.5%和25.9%;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摇篮”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同比增加490%……

    中国一重在当地政府助力下聚焦核心装备制造主业,将产品配套向本地企业转移,稳定了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

    “虽然遭遇疫情冲击,但为一重配套让我们去年的经营规模增长了20%。”黑龙江鑫源特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杰说。

    一年的研发费用逾10亿元,这是来自哈电集团的“常规”操作。在创新上高投入,是一些“大国重器”企业的共性。

    在世界最大在建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哈电集团攻克了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哈电是国内唯一具有自主制造“华龙一号”轴封式核主泵能力的关键设备供应商。

    “我们不干时髦的事,凝神聚力做全球最好的发电设备。”哈电集团总经理吴伟章说。

    一线员工年平均工资从6.8万元涨至7.5万元,这是一年来东北轻合金公司下属特材公司的薪酬制度改革成果。闯改革关,是东北企业的必答题。

    东北轻合金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宏峰说,企业彻底打破了近30年的岗位技能工资体系,实现以岗定薪、人岗相适的新模式。

    中国一重同样从“三项制度改革”入手,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

    迟海是中国一重(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的数控铣工,被评为公司级首席技能大师。“以前产业工人晋升到高级技师就到‘天花板’了。”他说,近年来一重建立了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等考评机制,给予更高薪酬待遇,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迟海说,现在他不仅工作上有奔头,收入也有了更多保障。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数”说东北“大国重器”企业“开门红”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