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地铁十一号线土建累计完成56%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859
|
|
|
   近日,在建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实现多个工程新节点:如意坊至石围塘区间右线隧道盾构始发;全线首个岩溶地层(大金钟至广园新村区间右线隧道)及云台花园至大金钟区间配线隧道相继实现贯通,至此,大金钟至广园新村区间实现双线隧道贯通。截至目前,十一号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6%,32座车站中,1座正在进行前期准备,2座已开通,7座已封顶。


长距离下穿珠江


地铁施工挑战高


记者了解到,如意坊至石围塘区间右线全长1862米,线路纵断面呈“V”字坡,最大坡度为28‰,全线埋深18~33米,区间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350米。盾构机需长距离下穿珠江江域近640米,先后下穿码头桩基、在建市政工程、河涌桥、居民房屋群、市政重要设施等敏感风险源,区间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地面构建筑物和各种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极高。


据详勘数据显示,区间下穿珠江江域范围内砂层和软土层厚度大,部分区域距离隧道拱顶厚度不足1米,拱顶以上均为深厚砂层、软土,加上现场场地狭窄,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经过充分的论证分析,对如意坊至石围塘区间过江段纵断面设计进行优化,加大埋深、拉开与砂层距离,避开地面构建筑物桩基与隧道的冲突,降低下穿珠江的施工安全风险。同时,为解决施工场地狭窄的问题,与现场各单位充分协商,多次对施工场地优化布置,确保了盾构机顺利始发。


克服复杂地质条件


两隧道均顺利贯通


据悉,大金钟至广园新村区间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盾构掘进要穿越灰岩、炭质灰岩地层,基岩分布极不规律,岩面高差起伏大,且溶洞发育强烈,见洞率约30%,最大溶洞平面面积达510.2平方米、最大串珠状溶洞高19.5米。施工中,盾构机还需下穿10余栋房屋以及铁路、高架、高速和城市主干道,施工风险大。而云台花园至大金钟区间配线隧道全长540米,埋深约16~19米,区间地下含水量丰富,地质条件差。为此,建设者们在岩溶地层掘进过程中,提前采用地质雷达及跨孔CT法探测区间沿线和建构筑物下方的地质及溶洞大小分布情况,对溶洞进行超前加密注浆处理,最终实现了隧道的顺利贯通。


截至目前,十一号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6%。32座车站中,1座正在进行前期准备,2座已开通,7座已封顶,其余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来源: 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曾智威、周会媛)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地铁十一号线土建累计完成56%

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推动全球水电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水电作为一种动力的情况下,我国公司一向在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在本地,并且在整个亚太区域及其他区域。依据国际动力署(IEA)的一份陈述显现,在除印度之外的亚太区域,近45%的水...[详情]
  • 美中竞争 新能源成新赛道
  •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到50%的方针,届时美国新出售的轿车中将有对折为零排放。电动车包含电池电动轿车、刺进式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电...[详情]